斋藤孝 [日]
鹭江出版社 微信读书
鹭江出版社 微信读书
-
序一
大家都知道来自日本国的专业知识类读物通常比较好读,此类读物行文往往比较轻松,斋藤孝的这部书也是这般好读。
=> 看了几本日本作者写的工具类书籍,很容易读,很接地气。
-
序二
究竟为什么要读书?读书会有什么好处?针对这一类问题,我的回答是:因为通过读书,人能够获取有助于自我人格形成的精神食粮,或者说因为读书是人的交际能力的基础。
-
阅读并不仅仅为了获得信息。它锻炼人的思考能力,同时也铸造人格,它是一种非常严肃而认真的行为。
-
一个人如果只阅读自己喜欢的推理小说,他就只能算喜欢阅读,而不一定能说明他的阅读能力就很强。
=> 喜欢阅读并不一定就阅读能力强
-
历史小说可以让读者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形象,这一点固然不错,但有时也容易像推理小说一样,作为一种单纯的娱乐让读者陷进去难以自拔。
=> 历史小说的误区,比如《明朝那些事》,可以当成小说看了
-
一开始就读长篇未免太累,所以就选了《欧·亨利短篇小说集》这种既简单又有趣的书作为最初的练习项目。要知道,即便是这样的短篇集,只要读透了它,也能够逐渐养成读书这一行为习惯。
-
关于如何判断一本书读过还是没读过,我有一个标准:读过一本书,首先必须做到能归纳出该书的要点。阅读一本书,读到一半就能抓住该书的核心要点。有时候甚至有对不感兴趣的地方一下跳过几页不看的情况。我的观点是,一本书大致看过一半以上,如果能够举出具体事例并归纳出该书的要点,那么这本书就应当算读过了。如果读的是小说,另当别论。因为对读小说来讲,归纳书中的要点并非最重要的课题。但如果读的是知识新书系列或者评论著作的话,只要读过一半以上就能归纳出其核心要点,这本书就可以算读过。
-
一本书文字读得再多,如果说不出它的概要或归纳不出要点,只能说明阅读效果很差。将能否总结、归纳核心要点作为判定一本书是否算读过,读书的人就会随时问自己是否能够达到这个标准。一旦有人问起“这本书究竟写了些什么”的时候,你只需要言简意赅地说出大概的内容即可。这样做不但有助于他人,而且也有益于自己的阅读能力更上一层楼。
-
文科生进大学以后的学习主要就是以读书为主。理科生要锻炼逻辑思维也必须读书,还得读懂许多论文
-
笔者在前面为达到阅读能力强的标准画了一条线:即读过文库本系列图书100册和知识新书系列图书50册。
其原因在于阅读作为一种“技能”,在大致读到100册的时候才会发生质的变化。当然,每读完一本书,阅读能力都会有所变化,但从宏观上看,使之发生质变的阅读数量不是10册20册,而是100册。